
迎峰度夏進行時 | 這雙手,守護清涼一夏
今夏,浙江高溫“超長待機”,浙能電力管理運行78臺機組始終“火力全開”。機組穩定運行,能源安全保供,離不開這群揮灑汗水的能源人——烈日炙烤下,那些在檢修鏡頭里舞動的手、在鍵盤上翻飛的手、在腳手架上攀爬的手,正托舉著生活的溫度與責任的重量。在浙能樂電,他們的手,是汗水鐫刻的勛章,也是迎峰度夏故事里深刻的筆觸。
他們的手,溝壑的掌紋將清涼托舉
檢修工人的手,像是一本攤開的“工具書”,溝壑縱橫的紋路里滿是光明的故事。
浙能樂電檢修人員進行5a低加疏水泵機封更換工作。 陳清瑜 攝
“扳手遞一下,這顆螺絲咬得死!”汽機班的倪建偉緊攥著扳手上下翻飛,汗水早已浸透他淺灰色的工裝。在5號機現場,5A低加疏水泵機封更換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要想在狹小的作業空間里施展拳腳,既需要搭檔的默契配合,也離不開身經百戰的巧手。一人扶住液壓拉馬,一人精準用力。伴隨著金屬摩擦的細微聲響,軸承被緩緩頂出。
“機封是關鍵,拆解要小心,密封面絕對不能有劃傷。”倪建偉盯著核心部件,手中的銅棒和撬棍用得恰到好處,汗水混合著油污在手中展開一道道深色的印記。
從設備拆解到自由端架表測量,再到找正回裝,每一步都精準無誤。正是這份“手感”,讓他們在迎峰度夏中撐起一片天地。
浙能樂電檢修人員進行設備標記。 陳清瑜 攝
他們的手,穿針引線將安全織密
測量、記錄、校對……浙能樂電人的手擅長在細微處縫合安全的精度。
機端CT處悶熱無比,狹窄的空間只夠一人穿行,電氣班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完成了72個點的紅外成像測溫和端子接線緊固工作。摘下紗線手套,電氣班黃頌博的雙手早已被悶出的汗水泡得發白。在這場“穿針引線”的極限挑戰里,他們用掌心對抗夏日的考驗,用指尖拉緊安全的密度。
電子室是迎峰度夏的另一個戰場。從端子到圖紙,電氣女將陳涌君的手就是連接兩者的橋梁。她將復雜的電氣線路化為一條條整齊羅列的線索,密密麻麻的圖紙記滿了檢查的要點,指尖的繭記錄著她分毫析厘的專注。對她來說,經手的每一個數據都是維系安全的重要密碼,一個都不能出錯。
浙能樂電電氣女師傅陳涌君進行圖紙校對,筑牢迎峰度夏安全防線。 于明麗 攝
他們的手,實力硬控將電力輸送
“6號機開始燃燒試驗,大家注意各磨組配比和參數變化。”隨著試驗指令下達,操作員谷鈞焓敏銳捕捉操作屏上的參數變化,手指在按鈕間輕點移動,合理調整參數幅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確保系統達到新的穩定狀態。調整快準狠,力求平穩實,汽溫、壁溫、風機狀態……迎峰度夏期間,成百上千個數據在操作員的手中變得運作有序,為城市送去清涼與綠能。
浙能樂電巡檢員程東航頂著烈日開展巡檢,保障機組可靠運行。李碩 攝
操作員在盤前與數字交“峰”,巡檢員在現場迎戰尖峰,不同地點,同樣的堅守。拿上手電筒、帶上測溫槍,程東航每天的任務就是要在幾千平方米的“桑拿房”里完成3至4次巡檢。盡管發梢下雨,手上淌汗,他仍舊能做到凝神定氣,對照巡檢本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和條目進行抄錄、勾選。
他們的手,精打細算將“口糧”攥緊
一掂一捻,查驗煤質優劣;精打細算,穩操“口糧”勝券。這雙手,守好了迎峰度夏“口糧關”,撬動了企業發展大效益。
一大早,燃料主管李幫華便拿著新出爐的煤場報表,去4個煤場走上一遭。悶熱潮濕的氣膜煤場早已讓他的雙手沁出汗珠,但這不影響他的手感。煤質如何、庫存多少,在他的心里都有一本清晰的賬,以眼為尺,以手為秤,“口糧”盡收心底。
迎峰度夏期間,浙能樂電燃料主管李幫華精打細算守好“口糧關”。 陳清瑜 攝
手中有乾坤,筆下顯神通。回到工位上,李幫華將庫存數量、燃煤質量一一關聯,用一串串數字分析出機組最精細的營養表。如何實現能源保供和企業經營“兩手硬”?他通過研究多元經濟煤種采購方案,在迎峰度夏期間進一步優化燃煤結構,做優配煤摻燒,做到度電必爭、克煤必省。
暮色中的城市亮起千萬盞燈,每束光都在復述手的故事:于無聲處,它們以樸實的姿態,緊握責任、守牢安全。今夏,讓我們一起致敬無數雙撐起盛夏蒼穹、傾情守護的電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