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大項目鼓角齊鳴 奮戰一季度“開門紅”
本網訊 一年之計在于春,發展之計在于干。雖說春寒料峭,但浙能集團旗下各重大項目建設始終如火如荼,廣大建設者們開足馬力“加油干”,推動項目持續刷新“進度條”,以實干擔當為奮戰一季度“開門紅”添磚加瓦。
“滿格”沖刺 鑄就發展新動能
2月25日14時06分,浙能鎮海天然氣發電公司燃機搬遷改造項目傳來喜訊,項目4號機組首次并網一次成功,機組各系統參數正常,主輔設備運行穩定,為日后實現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奠定有力基礎。
浙能鎮海天然氣發電公司燃機搬遷改造項目。 佟圓圓 攝
浙能鎮電燃機搬遷改造項目屬于浙江省“綠保穩”工程重大項目計劃、省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總投資約23億。項目建設規模為2套具備一定供熱能力的43萬千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建成后將積極發揮對電網的支撐性作用與調峰作用,對于優化地區電源結構、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供電可靠性以及確保地方園區熱網穩定運行具有重大意義。
項目的捷報為奮戰“開門紅”大力提振了士氣。農歷年后復工復產以來,浙能集團各在建項目均迅速“拉滿”,7個省“千項萬億”項目復工強度達到100%,其中多個項目正朝著年內投產目標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戰。
響應浙江經濟大省的能源增長需求,浙能嘉興電廠四期2臺100萬千瓦煤電機組擴建項目于2023年獲省發改委核準,按照一次核準、分機組設計、分機組建設投產。其中,嘉電四期9號機組預計于今年迎峰度夏前并網發電,屆時該廠總裝機容量將達630萬千瓦。經歷長久攻堅戰及春節“不停工”,該項目9號機組所有大件設備已于日前全部完成現場就位,接下來將迅速推進各附屬設備及系統安裝、調試工作,確保項目如期投產,在夏季用能高峰來臨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真格”作戰 出征產業新藍海
“雙碳”背景下能源轉型升級加速演進,海上風電發展勢頭強勁,深遠海是未來海風資源開發主戰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先行省、高質量實施海洋經濟倍增行動計劃、高水平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重大戰略部署下,浙能集團勇挑培育壯大浙江海風產業的重擔,堅決擦亮“海上風電看浙江”的金名片。
由浙能集團牽頭建設的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項目。 董駿超 提供
去年年末,全國首個面向深遠海的風電母港——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項目在溫州洞頭正式開工。當前,負責開發建設的省海風公司只爭朝夕抓落實,緊盯項目關鍵節點目標,抓緊抓實主設備招標準備、生產單位競談、生產經營模式研究等各項工作,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推動項目揚帆遠航。
據悉,作為浙江首個服務深遠海項目的新型功能港,該項目旨在推動浙江深遠海風電開發及高端裝備制造“三位一體”發展,構建完整的風電裝備產業集群。項目分近期和遠期建設,近期服務于200萬千瓦深遠海示范項目,支撐深遠海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遠期將打造七大功能于一體的新型風電母港,計劃2030年全面建成。項目建成后,將形成100萬噸/年海上風電基礎及系泊系統的生產制造能力,300萬千瓦/年以上的深遠海風電總裝保障能力,以及3000萬千瓦/年的運維能力,為浙江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謀篇落子。
“頂格”支撐 打造科技新引擎
“六小龍”的驚艷騰飛,讓杭州這座創新活力之城喜提開年“高光”。迎著翻涌的春潮,坐落在杭州白馬湖畔南側的浙能集團白馬湖實驗室總部基地建設正日益呈現嶄新面貌。近期,該項目順利完成了所有區塊地下室底板澆筑及三幢單體結構封頂,后續將按計劃開展大規模主體結構施工以及幕墻安裝等專業工程施工。
正在興建的浙能集團白馬湖實驗室總部基地項目。 王紫璇 提供
作為浙江十大省實驗室之一的白馬湖實驗室,是全國首家、全省唯一一家由能源領域國企領辦、高校共建的省實驗室。白馬湖實驗室成立兩年多以來,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聯合高校領辦了近40項國家級、省級重大研發項目,產出了一系列科創成果,綠色甲醇技術助力杭州亞運會主火炬點燃,氫液化裝置入選國家首臺(套)產品,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刷新世界紀錄……
白馬湖實驗室按照“一總部,多基地”的空間布局進行建設。其中,總部基地園區以綠色建筑評級的最高標準設計,通過“多能耦合、因地制宜、深度定制”,規劃設計多棟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打造綠色低碳的園區智慧綜合能源供應的示范樣板。項目用地面積133.8畝,總建筑面積162950平方米,包含科研綜合區和科研配套區兩大部分。項目建成后,將圍繞可再生能源、氫能與儲能、能源清潔低碳利用等科研方向布局,重點滿足基礎科學研究、小型試驗需求,為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保障。
鼓角齊鳴,接續奮進。浙能集團將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抓進度、快推進、創標桿,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支撐能源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