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集團:加快打造高素質人才集聚地 為能源轉型賦予澎湃動能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印發了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2023年度標志性成果清單,由浙能集團領建的白馬湖實驗室的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成功入選。當前,在“雙碳”目標驅動下,能源科技日新月異,推動能源產業“向綠而行”“向新而興”。為搶占能源科技制高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浙能集團大力推進人才強企,加快建設“三支隊伍”,搭平臺、建機制、擴投資、強引育,加快打造高素質人才集聚地、原創技術策源地、成果產業化最佳地。
圍繞創新引領 加強人才支撐
今年年初,浙能集團召開科技創新與人才工作大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在會上明確,下階段將緊緊圍繞高水平能源保供、高水平綠色轉型目標,大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引進和集聚高層次人才、研發人才、產業人才,同時加速成果應用,以非常規舉措培育形成創新平臺優勢、人才支撐優勢、創新生態優勢、技術領先優勢。
白馬湖實驗室部分科研成果模型。 白馬湖實驗 提供
浙能集團將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十四五”以來研發經費投入累計39億元,是“十三五”的兩倍;招引院士2名,率先實現省屬企業A類頂級人才零的突破。去年全年,招錄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應屆生220余人,其中頂尖院校人數創歷年新高;新增C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13人、累計達48人,人才引育成果豐碩。
近年來浙能集團大力推進平臺引才,新增1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省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6月,浙能集團領建了全國首個、省內唯一由國企主導的省級實驗室——白馬湖實驗室,加快構建白馬湖實驗室牽引、科技型企業支撐、產業公司落腳的科技創新體系,目前已產出科研成果23項。
為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機制,浙能集團組建有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對人才工作整體政策、重大事項、尤其是頂尖人才引進等進行集中研究決策;近年來結合省國資委“人才新政20條”,建立完善了一整套人才制度;2023年建立重點人才工作推進例會機制,當年解決人才問題50余項。
大力引才留才 廣開聚才之路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把“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作為全省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之一,要求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面對能源發展“向新”“向綠”的新形勢、新要求,人才是關鍵變量。
“現在集團在科研人才、技術技能人才培育上都有一定基礎,但外部環境的人才競爭也非常激烈,尤其是高端領軍型人才非常難得,因為現在新能源、儲能、綠色低碳科技等方向,也剛好是全球發展的一個風口。”浙能集團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白馬湖實驗室節能技術團隊正在進行試驗。 白馬湖實驗 提供
杭州亞運會上主火炬的燃料綠色甲醇,能從論文變成產品,得益于它的研發主體——白馬湖實驗室。此前,由白馬湖實驗室高翔院士團隊首創的燃煤電廠煙氣超低排放技術已在全國推廣應用,由此衍生的船舶污染物治理技術已成功孵化出浙能邁領公司。浙能擁有較之國內同行更為豐富的能源門類,廣闊的落地轉化應用場景吸引了各個領域想干事、想成事的科研人員匯聚浙能。
為進一步增強高層次人才“吸引力”,浙能集團一方面強化平臺聚才,通過高能級平臺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匯聚人才;另一方面拓寬引才渠道,發揮各級企業屬地優勢,積極開展企地人才合作;同時布局全球招才網絡,在德國柏林、英國曼徹斯特、英國牛津等地設立海外人才工作聯絡站。
聚焦育才用才 拓寬“生才”之道
外引“鳳凰”,也需內育“棟梁”。浙能集團聚焦“大人才觀”,充分整合資源,完善引才、留才、鍛才、育才、用才的人才工作全鏈條。
“浙能以‘人才+項目’模式培育創新型人才,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將人才培養融入技術攻關、生產實踐中去,培養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善于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專業人才隊伍。”浙能集團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9月,首屆全國汽機本體檢修工職業技能競賽在浙能鎮海發電舉行,參賽選手正在進行隔板洼窩中心測調項目比賽。 鎮海發電公司 提供
以白馬湖實驗室為例,當前已建立起20支研發團隊,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我們對人才培養的重點是讓他們在事上練,支持他們承擔國家、省級重點研發計劃任務,盡量讓青年科研人員參與項目攻關,原則上要求50%左右項目由40歲以下年輕人承擔。”白馬湖實驗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能源生產企業,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也極大地推動著企業創新發展。浙能集團近年分層分類實施人才賦能工程,著力構建員工培育體系,去年實施重點培訓項目62項,培訓近3萬人次。去年集團主辦承辦集團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8項,首次承辦了全國電力行業技能競賽,獲團體和個人“雙第一”。
目前,浙能集團正在探索完善更加突出人才引領和創新驅動的立體化政策體系,如:發布并落實《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人才專業通道發展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建立統一崗位職級體系下的各類人才晉升通道;研究完善符合科研人員特點的績效評價和薪酬考核機制;加大科技創新激勵力度,用好用足各類中長期激勵機制……浙能集團正以一套力度空前的人才工作“組合拳”,推進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創新動能更加澎湃。